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从春秋战国联想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生态迷局

KYY (快易优) 2017/7/12 10:04:38

周朝之后,是为春秋。春秋算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时代,虽有战乱,却是礼仪当先,绅士之战;春秋之后,是为血腥争夺的战国。一切以生存为第一目标,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好注脚。战国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厮杀,就是为了造就最后一个统一帝国。

而在当下,云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战国时代;而无论是工业云,还是物联网平台,都还刚刚进入春秋时代。血腥的挤压、消灭战尚未开始,竞争还处于跑马圈界的温和对垒状态。在偌大的工业跑马场上,放眼过去,每个企业都像是在春忙,砌墙挖壕扎藩篱,搭建自己的工业云平台。市场似乎还足够大,相互之间,大家搭讪的多,搭界的少。

那么,工业云平台是如何组成的?

云设施属于基础应用,例如AWS、Azure、阿里云等;而工业云,则体现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做支撑、内容应用、具体运营的,这里以PaaS层为主和少量的SaaS。例如领跑先锋Predix、三一重工的根云等;而物联网平台则是负责将万物相连的连接层和支撑层,例如PTC的ThingWorX。这里主要以PaaS为主。当然,这里面也有相互渗透的,也就是有的公司,会既做物联网平台,又做工业云(如西门子的MindSphere)。

目前行业中各种所谓的“工业互/物联网平台”,往往会混用。其实一般企业所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往往主要指的是工业云,是应用服务层。

云设施是一种基础设施的能力,一种分布式的储存、计算与部署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云设施还是一种通用性的支撑,还没有走到跟垂直行业的深度结合的时候。这是最为典型的IT架构下的产物,它跨越了行业、设备和软件本身。这是做IT的,喜欢用的IaaS层。

工业云和物联网平台,则是工厂现场运营的直接支撑后台,它跟业务和流程、跟轰鸣的机器、跟大量的数据流动紧密地绑定在一起。真正的行业互联网的厮杀,正是发生在这个领域。

值得玩味的是,对于云设施而言,天下格局基本大定,剩下的只是在撕扯规模。这是一个战国雄起的时代。唯一不确定的是,就是云设施如何跟行业结合,如何跟工业云平台进行对接,从而产生了无穷的变数。

工业云,则是公元前的春秋时代了。与云设施的天下大定,和狭小的物联网平台的局面不同,这里仍然处于混战的局面,而且市场巨大。

这个原因,是来自现场运营的复杂性,需要担负着多重连接的使命。既有传统M2M(机器连接)——这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历史使命,在自动化时代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老命题;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连接,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对基础设施、机器对环境。然而连接之后,产生的分析、业务则是更大的挑战。这是工业云真正产生魅力的地方。

这给当下各家公司对于战略的判断,呈现了巨大的困难。你很难严格界定你的竞争对手,也很难面向未来去开展技术的想象。

当马云在天津智能大会挤兑李彦宏,说应该“少想竞争对手,多想想未来”的时候,看似正确却做不到。没有人能够透过迷雾看未来,当下能看的,只能是被动式的应战。快速发展的技术为所有人打开了模糊不清的视野,看着同赛道的竞争对手在作何选择是最现实的路径,同时还要警惕着那些可能突然从天而降的跨界选手。一切都是手忙脚乱,难以设定既定方针。

而工业云,实际上决定了行业的根本属性。所有的争夺战,必然围绕这个而来。这才建立面向行业互联网的工业大本营。

如果我们跳开了这样的环境,想想当年东周式微,中国式的分封制度开始瓦解的时候,当时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此等画面何其相像。

工业云的追逐,取决于工业领域行业专家坚定的信心。如果无法对设备资产和业务流程数字化,并且通过数据优化,从而得到更高的服务价值,那么这块阵地就只能留给竞争对手。

GE目前为止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一家。从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以及随后推出联盟以来,喝彩不断。实际上,GE几乎靠自己一己之力,将“工业互联网”这个最为普通的词,提升到一个无数企业追捧的高度。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由于理念很早,对工业互联网的愿景比较清晰,策略比较完整。更重要,也是最大的优势是,它本身就是工业公司,既制造设备也运营设备,这些经验可以通过软件,直接放到平台上,通过平台化的方式提供给客户。

西门子在2017年加速推进的MindSphere则是以“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理念而生,它强调了面向底层的连接性,呈现了物联网平台的特点,就物联网平台而言,西门子先从自家的管道改造开始,完成既有设备的连接;而更重要的价值,则需要构建生态,凸现工业云的价值。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德国传统制造业公司,西门子还不同寻常地提供了一种透明化的商业模式——“按使用付费”的价格机制。这对于百年西门子而言无疑是迈出了一大步——这让人们对未来的“设备能力共享”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法国电气与自动化巨头施耐德也建立了自己工业云生态体系EcoStruxure,将其拿手的能源管理、自动化和软件产品都进行整合,所有的业务尽可能置于云端。而原来收购的各种软件如WonderWare等,都成为工业云服务的一种非常实际的应用。

这个覆盖了工业、电网、楼宇以及数据中心的顶层,表达了所有公司的一种全新的迷恋:有了工业云,所有的业务逻辑,都可以摆放在同一个屋顶之下了。多元化的业务,有了统一的主心骨。

工业界所有的脑袋都挤在了同一张照片里面。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对于中国的工业云的建设而言,看上去有三种突围方式。从设备端、从业务管理端、从供应链。这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思路和方向。

第一类是通过采购路线打通供应链的数字化。在这里,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的制造公司,有着最大的优势。例如海尔、美的等。这些公司,可以凭借强势的甲方优势,将各个供应链厂商整合进入自己的工业云。当然海尔CosmoPlat走的则更加激进,它把线上云的资源,与线下工厂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试图形成一个闭环的O2O云。

第二类是通过产品/设备端的数字化,通过设备数据联网,直接反馈数据。这是传统制造业最擅长的地方。像徐工Xrea云、三一重工的根云、沈阳机床的iSESOL等。借助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资产的优化管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驱动力。

第三类是通过业务流程下沉。这往往从传统的ERP厂商的动作最为明显。例如对用友而言,已经从企业软件,明确转向到企业服务。云服务,成为用友战略的三家马车之一,它的一个隐含的使命,其实也是在将当下的软件收费模式直接枪毙掉,全部都转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显然,企业不仅仅需要软件,也需要与业务本身相关的服务,流程、交易、产业、金融等都搀和进来,这是传统ERP厂商的一次巨大的机会。

无论是ERP软件的云化策略,还是供应链对供应商的强势绑定,还是设备、产品设计的数据汇集,无论上述哪一种渠道,都打通和造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数据资源湖。而数据是自然流动的,天生的连通器效应。那么它们如何流动和分配?

也就是由主泵厂商来直接面对客户,再有主泵将数据流传递给各个辅助泵阀和支流。对于厂商而言,不同的业务存储在不同的云上,将是不可承受的分裂之痛。

在未来,如果用户需要统一工业云的供应,那么谁来作为客户的主供应商?

在春秋时期,当用友云碰到三一重工的根云,二者可以深度合作。因为当下还没有厂家能够完整地说清楚业务模式,也很难预测友敌的边界和距离。而且客户也处于启蒙期和观望期,但一旦主泵效应开始发挥威力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交锋时刻。

寻求工业云的主泵效应,才是每个厂商内心最深的渴望。

工业数据是石油,所有的人都接受了这个比喻。但石油不会自然产生价值,它实现价值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燃烧。工业云,才是燃烧“数据石油”真正的发动机。

然而,任何公司的天下大一统的决心尚未能呈现。边界仍在建设之中,往前探意味着巨额的投资和不确定的未来,但没有一家有远见的公司,能够停下来讲自己的未来交给对手。海尔张瑞敏说过一句话,“不是拥有平台,就是被平台拥有”。这句话像极了一句誓言,但所有的从业者都该从中听到恐惧的意味,那是属于所有人的。

各家公司积极发展工业云平台,其最大的动力则是来自对未来的恐惧。

而工业云,正处于一个春秋时代。江湖正在等待定义,边界等待廓清,每家都期待获得一张进入战国的门票。




上一篇:介绍工业自动化系统组成和产品分类… 下一篇:德国S级奔弛生产车间
分享
建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