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去年在上汽考察的时候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所以这就是我们为这件事情定了一个国家战略的调子,就是汽车强国战略,就是新能源汽车战略。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走过了从研发、示范考核再到产业化的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即将进入成长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将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
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元年,中国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规模世界首位。2015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位。
欧阳明高直言,我国的动力电气化技术开始全面商业化,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进入市场,电动汽车技术的全方位技术产业化也已开始,并形成了总体居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链。“但在补贴政策、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呈现三大技术变革:动力电气化技术变革、结构轻量化技术变革和车辆智能化技术变革。
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车辆智能化技术,要经历从辅助驾驶到集成式循环空驶,再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三个变革阶段。欧阳明高说,到2020年,主流汽车厂家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将就位,以电动汽车为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汽车物联网和信息互联网将相互融合,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支柱。
与国际汽车智能化技术相比,我国在技术水平、基础设施规划、政策和测试规范等方面差距较大。欧阳明高透露,其正在参与制定的“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布局中,将以纯电动汽车为平台,进行电池、纯电动汽车、智能化联合研发,并在2020年实现轿车百公里电耗降低20%的目标,产业化后续时里程200—250公里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届时“取消补贴也可与燃油车竞争。”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国2020年将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平台技术,电动汽车智能化水平达到SAE三级,即在高速公路可以无人驾驶,并实现百辆级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千辆级智能驾驶辅助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新能源汽车已经走了三步,第一步,我们做的是大中城市的服务领域各种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示范,这个是从08年开始的,奥运会市的,500辆新能源汽车。第二步,我们进入新能源客车、小型电动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投入市场。第三步,我们希望在今年或者最晚明年能够达到目标。第一年阶段我们认为是个产业的酝酿期。 第二步是产业的导入期,我们认为导入期结束的一个标准就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到我们汽车总销量的1%左右,估计这个指标明年应该可以达到,如果乐观今年年底也可以达到,20万左右的量就是我们这个目标。然后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成长期,我们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会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