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在思考中前行 工业4.0还有很多问题待改善

KYY (快易优) 2015/12/3 18:39:3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计、强国之机。《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过去最大的传统优势正在丧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在“中国制造2025与装备制造业高峰论坛”上就表示,未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威胁是人口红利的迅速消失。“如何利用外国的人才、技术,让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把他们最新的产品拿到中国市场来开放。到那个时候不仅仅是中国的资源,也能充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使中国经济能够不断地领先世界。”

同时他指出,2014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一个好处可以帮助解决中国所谓产能过剩问题,第二个好处可以大大的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保证,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优势。“国外企业如果愿意将技术拿到中国市场来发展的话,无论对企业自身还是给中国带来的收益都是巨大的。”

当然,在美国“再工业化”、日本“重振战略制造业”以及德国“工业4.0”等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在积极布局“工业4.0”,比如,代表智能生产和高端研发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不过,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在“中国制造2025与装备制造业高峰论坛”上对记者指出,“我国向工业4.0迈进的过程中要有冷思考。”

他认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各种资源,避免重复或过度投资以及浪费。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推进,以试点推进全局,每阶段设定主要工作内容与阶段目标,防止盲目快进;其次,要打好工业基础,深化推进两化融合,强化市场竞争,改造提升或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提高生产、库存、管理、决策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只有大多数工业企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才拥有实现工业4.0的产业基础。

事实上,不少装备制造业企业也高度认可了政府的支持,某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就对记者坦言,没有政府的支持同样可以走市场化的方向,但是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则更加锦上添花。

宁振波也认为,工业体系的转型是从试错转到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中心的现代制造体系。而转型有四痛:一是工业文明的缺失;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改进;三是必须改进我们的教育体系,让全社会和下一代都认识到赚快钱是短期的、短暂的;四是我们要以人为本,重视我们的技能工人。“这需要政府、学校、厂矿企业共同地推动。”



上一篇:2016年数据中心发展五大趋势 下一篇:工业机器人助力汽车工业
分享
建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