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工业4.0催生新机会 智能生产走进现实

KYY (快易优) 2016/5/3 18:30:10

今年工博会的主题是“工业融合——发现解决方案”。“工业4.0”自2011年工博会首次提出以来,已经逐渐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本届展会上,各国参展商展示了百余项工业4.0的实际应用,提供工厂与能源系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中,“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是政府和企业研究的基础领域,前者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后者则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供求分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工业4.0”概念在工业生产上最为直接的体现。记者发现,以西门子、大众为代表的国际龙头企业在实现“智能工厂”上已经驾轻就熟,而“智能生产”更是中小企业在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方面有所成就的有效出口。

在汉诺威工博会上,几乎每个领域的展厅内都能见到中国展商的身影,产品涉及动力传动与控制、新能源技术、环保材料、工业自动化等不同工业领域。记者总体感觉是,虽然中国已经诞生了一批全球领军企业,以华为公司为代表,在工博会上展出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引来世人瞩目,但大多数中国参展商都是与机械相关的小型传统工业企业,仍然只是从事贴牌代工,其竞争优势来自廉价劳动力而非创新能力。

中德城市工业联盟项目负责人指出,推进世界先进制造的“质”和中国制造的“量”的结合,深化中德产业合作,打造中德工业服务区,促进德国技术理念与中国市场资本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我们企业的发展理念之一。

汉诺威工博会新闻发言人布里吉特·曼肯对中国企业参展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有信心参与全球竞争,其创新能力也正逐渐增强。如今,中国政府推出了适合本国制造业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德国的工厂设备、企业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具有领先优势,和中国形成优势互补。中国企业在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等工业领域投资巨大,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具备很高的竞争力。德中两国在未来工业合作领域拥有巨大潜力。

2013年以来,汉诺威工博会主旨始终围绕“工业融合”理念,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步伐保持连贯对于工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基础设施落后、数字化转型瓶颈仍待突破、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仍是包括德国和中国在内的制造业大国未来工业升级面临的难题。希望此次工博会能够推动“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实施更加有效、互补、共赢的对接。中国已经错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将属于有准备的国家。

一些前来参展的中国中小企业坦言,由于进取精神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职业培训不合格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创新动力不足,此次参展只是为了寻找出口或者贴牌商机。一家来自深圳的机器人企业老总对记者称,他想利用此次工博会的机会,将该公司制造的机器人销往欧洲各地。但记者发现,该企业实际上只是利用意大利的技术,进行贴牌生产,并没有任何创新和研发机制。此次中国参展商中,像这样的企业还有许多,其展台前往往参观者寥寥。

值得欣喜的是,此次630家中国参展商虽然在数量上较去年1100家有大幅下降,但是越来越精简和尖端,他们对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理念也比往年明确,而且还有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这样的机制专门帮助他们进行融合和对接,他们无论是参展力度还是展出效果其实都有不小的提高。一些德国企业表示,他们更希望看到中国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理念,这样才能继续洽谈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上一篇:机器人能给市场带来什么? 下一篇:机器人相关的应用有哪些?
分享
建议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