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变频器市场发展最为风光的时代大概是2010年到2011年间,那时,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15%,远远超过同期的GDP增速,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四万亿投资”的刺激,市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用户端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开发行业专用机在变频器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在通用型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行业专用机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它不再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雪中送炭”。,实施与客户的战略合作的定制化路线,这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有力拓展了产品的行业跨度。在开发行业专用机方面,台达一直做得不错,目前在纺织、电梯以及起重等行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实际上行业专用机的“受宠”,不仅是市场竞争所致,从另一方面看,也是企业更加贴近、重视用户需求的表现。
当然,若想开发行业专用机市场,没有一定的行业积累是万万不能的。据悉,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布局行业专用机市场,比如成立专门的行业中心,配备丰富的专家资源和技术团队,以便深度挖掘和引导客户的需求。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变频器在提升节能功效的同时,还需要其具备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未来只有能够帮助客户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线效益和制造的精度、效率的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
基于这样的趋势,一些企业已经提早谋划布局,推出了具有网络化、智能化特征的变频器产品。例如施耐德电气正在将旗下所有变频器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以2014年推出的ATV御程系列变频器产品为例。这是一款具备移动互联功能的变频器。它集成了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与网页服务器,无需额外软件,工厂操作人员即可本地或远程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无线设备访问设备信息,获取实时在线数据,从而实现多种内置的智能服务功能。
所以说,越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越是要善于抓住时代的潮流和市场的脉搏,通过推出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和时代潮流的产品,或许也可以成为逆势中的一匹黑马。
随着新增市场拉动力逐步削弱,存量改造市场的比例开始上升。所以,虽然冶金、矿业、水泥等行业产能饱和甚至过剩,但这些既有的存量市场依然存在很多节能和改造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变频器企业纷纷将服务作为产品的外延,试图通过服务实现差异化战略。
以希望森兰为例,根据变频器产品的特点以及中国用户使用变频器的习惯,森兰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开发了专业的客户管理系统。如果客户允许,森兰可以通过3G/4G远程通讯技术,在手机APP上随时随地查看到设备的运行数据,可以做到提前发现异常,提前处理。在成都公司总部,森兰建立客户设备大数据档案,通过数据库,可以查看到任何一台设备投运和使用的信息,以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使用指导意见。例如客户购买森兰一台机器,如果是在水泥厂使用,并且环境粉尘比较多,散热方式选择外循坏方式,根据运行经验大数据,计算机会对每台器件进行寿命估算。假设风机的使用寿命为40000小时,当运行条件变差时,风机的使用寿命会适当减少,在设备某个部件使用寿命快到期的时候,计算机后台系统就会发出提醒,以便客户及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保养及器件更换,从而降低故障率。
市场不好,客户投资紧缩,手里的预算有限,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希望看到回报,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作为变频器厂商来讲,应该尽快适应客户的这种心理,并寻找出更加契合的合作方式。西门子就在近年来积极探索出了与客户风险共担的业务模式。例如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等。据悉,这些方法已经开始实行,并卓有成效。当然,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