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美国总统大选最后的几个星期里,我们整理了唐纳德·特朗普与希拉里·克林顿在公开场合发表的关于自动化领域的政策观点。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人民选出的来的特朗普可能会给美国机器人产业带来什么影响。
制造业和零售业供应链将更加拥抱自动化
竞选期间,特朗普允诺将改变数十年来美国企业在国外生产模式(比如像印度和墨西哥)。,他将通过通过税收、贸易壁垒和其它方法,改变美国制造业现状。
但是美国很多制造商表示,如今已经很难在美国找到工资要求不高又有技术能力的工人。重振工厂、缩短供应链,无疑将增加国内对工业自动化的需求,中小型企业将更加倾向于协作型机器人和流程自动化。
而对于已经高度自动化的领域,比如汽车和航空,相比于那些一味依赖海外廉价劳动力的企业,他们所遭受的冲击较小,但是成本也更高。
如果特朗普真的把采矿业工作机会带回宾夕法尼亚和西弗吉尼亚,我们还无法预测这对该领域的机器人应用是好是坏。但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比如修建道路和桥梁,那么这将会刺激探查无人机和建筑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特朗普执政期间,联邦财政支出必定改变方向,可能会从农业、教育转移到国防。
贸易和税收政策将会影响产品的制造地和服务方式,所以整个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供应链将转投自动化的怀抱。
移民和劳工政策,将会导致特定领域对技术专家和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与特朗普不合的硅谷,其吸引力可能会下降
美国与欧洲、亚洲的相互依存关系将会重新被审视,这将会影响美国与这些地区国家的贸易协议,比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至于已经脱欧的英国,美国很可能会与其重新协商贸易协议,特朗普团队必须十分小心,避免不会触发一场贸易战争。
欧洲有很多的教育和研究机构,他们产生人才,诞生初创企业。这些欧洲的初创企业往往跑到硅谷寻找投资,但是硅谷与特朗普气味不合是众所周知的。中国也在紧盯这批人才和知识产权,去年中国直接的海外投资已经飙至1450亿美元。
对于美国的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或许会是一种优势。此前欧盟正在考虑一项对“工业机器人”收税的提案,先进的工业机器人需要登记注册,并对其造成的失业率付出一些代价,这意味着欧洲肯能会对企业收取一定额外的税收。而目前在美国并没有类似的法律,企业相当于享受到了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