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导轨 摩擦系数
单滑块理论值一般是0.003左右,受装配、防尘件等影响,实际在0.02~0.05左右,大规格大预压多轨多滑块的整体摩擦系数可能达到0.1~0.2
双轨平行,四个块,N(C)级精度,零间隙或微间隙预压,安装状态良好,摩擦系数个人推荐:25规格以下以0.02~0.03计,30~45规格以0.03~0.05计,55~65规格以0.05~0.08计,65以上以0.08~0.1计。
②螺杆导程越大,负载越小,速度越快。
问:1610和2010导程一样,谁的负载更大?
答:负载是一样的,因为安装到电动缸里面都是为了配合铝挤型的负载。
问:1610和2010既然负载都一样,那为什么还分规格?
答:因为螺杆有个細长比,超过細长比精度会变差,細长比是直径*60 那么1610的就是960,2010的是1200.当客户要求行程是1100的时候,就不建议用1610的,因为1610細长比是960,用1610的精度会比2010的差。 直径1216202532
细长比52.562.5707278
行程长的螺杆的不是不可以做,是精度会变很差,难矫正,并且跑起来不顺畅,寿命也短。
②螺杆分为转造级和研磨级,我们C7的属于转造级,精度在2个丝,还有C5,C4,C3,等研磨级的,那些精度更高,但是价格会更贵
C7的每300mm长精度在0.05公差内,这种规格做到电动缸上是0.02。
我们转造级也有C5的,是每300mm长精度在0.018公差内,这种规格做到电动缸是0.01,研磨级的C5螺杆会比转造的更贵。
精度更高的螺杆,比如C2,C1,这种和铝挤型配合不合适,精度太高我铝挤型达不到,那样会很浪费。
螺杆1210用在AIMS-25 AIME-40 AIMSW-45 AIMSW-65上可以用C7也可以用C5。
螺桿等級:
任意300mm螺桿長度以及任意導程
螺桿等級 C0 C1 C2 C3 C4 C5 C6 C7
精度 0.0035 0.005 0.007 0.008 0.012 0.018 0.025 0.05
③螺杆推力公式:入力扭距*2*PIO*马达正效率/螺杆导程
皮带推力公式:N=(0.102*马达功率/速度)*1000*10
马达的选用: 负载F=KG 速度V=m/min 马达效率N=0.85 KW=?
假设F=300KG V=300mm/s=18m/min n=0.85
公式是:KW=F*V/102*60*n
那么KW=300*18/102*60*0.85
=1.038
理论算出来是1038W,但是我们要给一个安全系数,所以可以建议客户选用1500W的马达
④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指单位时内的速度变动量
加速度 =(速度1-速度2)/(由速度1变动到速度2的时间)
也就是说若是 5 秒內要跑 2000 mm, 那通常是以 加速 -- 等速-- 減速這個方式来控制马达
设等速时间是 4 秒, 加速和減速各是0.5 秒的話
加速时跑的距离 =1/2*a*t ^2=加速度 X 0.5sec *0.5 sec/2
等速的速度是= 加速度X 0.5 秒
等速跑的距離是 =v*t= 等速的速度 x 時間 = (加速度 x 0.5秒) x 4 秒
減速的情形和加速是一樣的, 減速度 = -1 x 加速度
減速時跑的距離也是和加速跑的距離一樣 = 減速度 x 0.5 秒 x 0.5 秒/2
所以总共跑的距離是 = 加速度x 0.5 秒x0.5 秒/2 + (加速度 x 0.5 秒)x 4 秒+ 減速度 x0.5秒x0.5 秒/2
所以式子变成= 加速度 x 0.125+加速度 x 2 +加速度 x 0.125
= 加速度 x 2.5 = 2000 mm
所以加速度 = 800 mm/秒^2 = 0.8 m/秒^2
⑤速度与行程的关系:
1.有效行程过长时可能发生共振,应降低转速使用。
2.螺杆转速超过临界转速时可能发生共振,临界转速和螺杆长度有关,故滚珠螺杆的临界转速也间接决定了滑动模组的有限行程和总长度,有效行程和常用螺杆规格转速的关系如下列表格
3.加减速度会使搬运的质量产生习惯性的负荷,加减速度越大可搬运质量会越小,而且过大的加减速度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设计时需纳入考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