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记者对此已经进行了相关报道。其实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代替人类完成了很多工作,在个人生活中也是越来越靠谱的助手。
易观智库对2015年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专题研究报告如下:
1.2014年全年,全球个人/家用机器人销量约470万台,其中包括家庭清洁机器人、娱乐机器人、陪护助残机器人等。
2.2014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24000台,销售额达到37.7亿美元,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累计销量达到17万台,主要应用于军事国防、农业、物流、医疗等领域。
3.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以家政服务(功能型)为主,2014年销量份额近70%,远高于其他类型服务机器人。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预计助老助残型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上升。
4.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领域。
5.2014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家政服务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促进服务家庭劳作的设备替代率上升。
6.2014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242万人,同比上升0.6%。社会老龄化正在加速,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产业将爆发。
7.预计到2017年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企业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盈利模式多样化,而随着技术及服务标准的确立,标杆企业将涌现,在消费级市场的认可度大幅提升。同时服务机器人的商用价值逐步显现,将成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终端入口。
8.现阶段,机器人生产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与企业成本之间相互制约,功能丰富的机器人设备售价较高,普遍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且每年有价格不菲的服务费。但价格较低的产品功能单一,在“智能化”程度方面与消费者的心理落差较大,导致用户满意度低。
9.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单价远高于家用服务机器人,以医疗机器人为例,单价普遍在100万美元以上,因此尽管销量远低于家用服务机器人,但现阶段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贡献率高于家用服务机器人。
10.2014年以来服务机器人领域投资超过10笔,资本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绝大多数融资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有数笔超过千万美元以上融资,投资力度仍在加大。主要集中在天使/A轮阶段,机器人研发需可持续大量资金支持,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为与工作可以由机器人替代恐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服务型机器人面对的主体是人类个体,应用场景在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机器人需要做到的是更给力,更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