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选择的是最快速、最容易、最优秀的工业品选型网站! 免费热线:400-997-9962 首页 客户入口注册 帮助收藏本站供应商入口

高端机器人未来发展的趋势

KYY (快易优) 2016/5/20 16:47:51

2015年,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机器人产业作为九大战略重点与任务中的一项内容。随着《规划》的出台,机器人这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或将大放异彩。

放眼全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核心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制造业生产新模式。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智能机器人迎来新蓝海。但机器人产业其实早已受到较为普遍的关注,机器人概念在中国资本市场也曾一度被爆炒,成为名副其实“风口上的猪”。

如果机器人产业真要在未来五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政策扶持,创新机制、资本运作等这些市场力量必须同步发展。

我国对核心技术和高端机器人的重视,而这些任务也恰好针对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目前的现状:核心技术落后、产品比较低端化、优质企业稀缺、产业基础薄弱……机器人产业要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问题,要下力气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争取向产业链高端化迈进。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用于侦察的无人飞机、无人汽车,用于陪护的机器人,用于孩子教育和娱乐的机器人,用于清洁的家庭机器人,“钢铁侠”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科幻电影中,而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到“十三五”末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年需求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约80万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026家。据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15万台,届时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而在服务机器人方面,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2012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207.3亿美元,预计2012-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4%,到2017年达到461.8亿美元,行业空间巨大,中国作为后来者,增速将更快。

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虽然我国机器人需求量持续增大,但是产业链普遍呈现低端化。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尚未突破,研发人员奇缺,低端机器人产能重复建设。

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四大关键零部件,是机器人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国内自动化升级起步较晚,这些关键零部件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国产自主关键零部件在可靠性、精度及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RV减速器国产化进程最为缓慢,国内外价差高达数倍,这直接导致国内组装的机械手没有市场竞争力,亦阻碍了机器人国产化进程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2015”战略正在实施,如今针对机器人产业的《规划》业已出台,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但机器人产业想在5年内突破核心技术及十大标志性产品,不管是机器人企业还是创投公司,都认为难度非常大。智能化产业能否顺利破局,目前尚无法确定。

在朱频频看来,如果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去发展,5年规划要想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几乎是零。“必须要强调引导大家制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的人在里面会收获大量的回报,这种机制才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很聪明的,需要去不断地逼迫出来,包括在企业内部其实也是这样的情况。如果很多事情全都是按部就班,全都分好了,你哪有创新的劲头呢?一点创新都没有。”

对于机器人相关企业来说,核心技术的突破绝对是个难题。而技术突破难,除了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投资环境不完善等或许都是机器人行业发展滞缓的原因。



上一篇:关于机器人与减速机的那些事 下一篇:中外工程师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分享
建议
反馈